首页

产品&服务

AI自助用印机器人 解决方案 服务支持

新闻资讯

公司动态 行业资讯 品牌活动

生态&合作

行业客户 合作&支持

关于承章

公司简介 核心团队 联系我们

☏ 0755-23941034
首页 / 新闻资讯 / 行业资讯

解读光大银行理财诈骗案:数字化风控缺失下的亿元资金漏洞

发布时间:2025-04-23 18:01浏览次数:来源于:承章科技

在金融行业的严密监管之下,竟隐匿着一场长达 13 年的惊天诈骗案。近日,一起涉及光大银行员工席某的诈骗案件浮出水面,涉案金额高达 1.6 亿元,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。席某利用其在光大银行郑州纬二路支行担任客户经理的职务之便,精心策划了一场 “庞氏骗局”,严重损害了客户的财产安全,也给银行的声誉带来了沉重打击。

01 事件核心解读

案件核心数据显示,光大银行郑州纬二路支行客户经理席某在2009年至2022年间,利用职务便利虚构理财产品,通过伪造协议、私刻公章等手段骗取31名客户资金超1.6亿元,其中6100万元用于直播打赏。

案件暴露了银行内部监管的严重漏洞——长达13年未被发现。这与承章科技主营业务中“智能印章管理解决方案”及金融机构数字化服务的应用场景高度相关。


02 承章科技技术介入可能性分析


在这一背景下,承章科技AI自助用印机器人展现出显著优势:


030智能印章管理

承章科技的智能印控设备及配套系统,其技术可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印章管控,包括用印权限审批、实时记录、异常操作警报等功能。若光大银行部署承章科技的智慧用印系统,席某私刻实体印章、伪造纸质协议的行为将被系统自动识别并拦截,从而避免长期欺诈。

流程合规性验证

承章科技的解决方案包含业务流程自动化校验功能,以往人工校验效率低、误差大,而引入承章科技的解决方案后,通过自动化的印章识别与AI比对,几分钟内即可完成一份合同的校验工作,极大提升了效率。

例如:理财产品协议需与银行内部系统数据匹配后才允许用印。若席某虚构的“内部高收益产品”未通过系统校验,其欺诈行为将无法进入执行阶段。

审计自动化

承章科技系统自动生成每日操作日志,并与银行总行风控平台对接,减少人为干预导致的漏检。


03  承章科技验印技术视角


席某通过私刻银行业务专用章伪造理财产品协议,在银行办公场所完成欺诈签约。这一环节暴露传统银行印章管理的两大缺陷:

人工验印效率低下

人工验印效率低下:柜面人员依赖肉眼比对印章,难以识别高仿真伪造件。

用印追溯能力缺失:纸质协议无法实时核验印章来源,事后审计依赖物理存档。

承章科技验印技术的阻断作用

承章科技投入大量资源研发的验印算法,具备强大的图像分析与处理能力。针对印章识别,该算法能够快速捕捉印章的纹理、轮廓、颜色等特征,即使面对磨损、变形、模糊的印章,也能通过深度学习与模式识别技术,精准还原印章细节。在合同验印场景中,自研算法不仅能判断印章的真伪,还能对印章与合同内容的关联性进行分析,例如验证印章加盖位置是否符合规范、盖章时间与合同签署时间是否匹配等,有效避免因印章问题导致的合同纠纷与业务风险。

承章科技始终以技术创新为驱动,不断优化自研算法与信创适配能力,为合同验印、印章识别等业务场景提供可靠、高效的解决方案。未来,承章科技将继续深耕技术领域,为更多行业用户保驾护航,助力数字经济安全、稳健发展。


承章科技验印技术视角


下一篇:财务印章管理规范升级:AI技术驱动下的智能风控与效率革命
上一篇:企业印章管理详细指南

咨询我们

输入您的疑问及需求发送邮箱给我们